董蒨

作者: 时间:2021-05-17 点击数:


山东省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教授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原院长

青岛大学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20212023

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精准医学杂志》总编辑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七、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小儿肝胆外科学组组长

董蒨,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1984 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现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儿科学系;1991 年获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与日本德岛大学联合培养小儿外科学博士学位。历任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院长;获“全国百名优秀医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七、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小儿肝胆外科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精准医学杂志》总编辑,《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临床小儿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亚洲小儿外科学会终身会员,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编委。


恩师复旦大学金百祥教授

恩师古味信彦教授,日本临床外科学会主席、日本胰胆合流异常研究会创始人主席,胰胆合流异常世界第一人

一、专业领域

董蒨教授自1984年至今一直坚持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第一线,致力于小儿肝胆疾病及实体恶性肿瘤精准、微创、智能化诊疗研究及应用,是我国小儿外科数字化精准诊疗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对小儿肿瘤及小儿肝、胆疾病等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小儿胆道扩张症胆道癌变机理研究、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及小儿肝脏肿瘤的治疗研究有精湛造诣。擅长开展各类复杂、疑难小儿肝胆胰良、恶性肿瘤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因其在小儿肝胆外科领域取得的特殊贡献,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健康之路》栏目多次对其专题报道。在小儿肿瘤外科方面,多项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小儿肝脏肿瘤切除术》与《小儿胰腺肿瘤切除术》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国当代医学名家经典手术”。在小儿肿瘤与小儿肝胆疾病研究领域,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9)、“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022)、“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7)等奖项。主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科研项目等20余项。主编《小儿肿瘤外科学》《小儿肝胆外科学》(第1、2版)等学术专著5部,参编中、英、日文学术专著13部,发表SCI论文9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80余篇。

在数字医疗方面,董蒨教授自2000年开展数字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设备等科技成果获邀参加2016年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和“创科博览2018”。关于数字医学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医院管理亚洲峰会2018 Best ICT innovation Project金奖,以及2018年首届中国医学创新大赛银奖。

二、主要成就

1.主持项目

2020年1月~ 2020年12月: 具有中国东部人群特色的代谢性疾病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建设;国家科技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科技部  (课题负责人)

2016年1月~ 2018年12月:计算机辅助手术工作站一体机的研发与装备产业化;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科技厅  (课题负责人)

2014年9月~ 2016年9月:计算机辅助手术工作站的研发与装备产业化;青岛市自主创新重大专项;青岛市科技局 (课题负责人)

2013年1月~ 2016年12月:小儿肝脏肿瘤手术治疗临床决策系统开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 (课题负责人)

2013年1月~ 2016年12月:NF-KB信号通路在神经母细胞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  (课题负责人)

2009年1月~ 2011年12月: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生物学轴在神经母细胞瘤特异性器官转移中的作用和干预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  (课题负责人)

2005年1月~ 2007年12月:神经母细胞瘤肿瘤转移机制及转基因干预的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  (课题负责人)

2.重要科技成果

2019-12,基于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研发、临床应用及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第1位)

2018-03, 神经母细胞瘤增殖与转移的分子机制和干预及应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第1位)

2011-01, 神经母细胞瘤诱导分化及转基因和2,3-吲哚醌抗肿瘤治疗,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第1位)

2003-11,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胆道癌发生机制及手术干预对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第1位)

2017-03, 肝胆胰脾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研发及临床应用,获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第1位)

2006-03,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与胆胰合流异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第1位)

三、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获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2020年1月,获评山东省“勇于创新奖”先进个人

2020年11月,获评九三学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2012年5月至今,担任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2011年11月,获评山东省十大名医

2009年3月,获评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二等功)

2007年2月,获政府特殊津贴

2006年12月,获评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3年12月,获评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二等功)

1999年2月,获评全国百名优秀医生

四、主要著作

1、编写教材

主编人卫教材《小儿肝胆外科疾病诊疗规范》《小儿肝胆外科学(第1版)》、《小儿肝胆外科学(第2版)》、《小儿肿瘤外科学》,参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小儿外科学》、《临床小儿外科进展》、《CT Scanning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Liv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Management》等。

2、创办《精准医学》

创办《精准医学》并担任总编辑。该杂志为国内精准医学领域第一本杂志,极大促进了我国精准医学及青岛市高层次医学教育、医疗水平以及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

五、社会贡献

1、作为院长带领医院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引领医院跨入全国一流医院行列,为青岛市及山东省临床医学学科发展、高层次医学教育做出突出贡献,首次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国考”位列第25位,居山东省第一;2020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2019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综合)”中,荣登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第62位,列进步最快医院第12位,继续保持国内百强医院。

2、作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冠疫情防控小组组长,带领医院科学、高效、规范、快速应对疫情,率先创新性建立新冠肺炎隔离病房远程会诊系统且在全国推广。带领医护员工保卫青岛、驰援武汉,为抗击疫情做出突出贡献。

3、作为山东省医药卫生杰出学科带头人带领学科于2005年获批儿科学博士点。2019年,小儿外科跻身全国最佳声誉排行榜,位居全国第11位;2020年,荣登全国第10位。曾任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带领临床医学学科快速发展,于2009年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青岛市临床医学博士点零的突破,使青岛市高端医学教育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于2016年带领青岛大学临床医学学科成功入选山东省一流建设学科。

4、作为数字医学学科带头人,于2014年牵头成立山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并成立青年委员会以及外科学组、颅脑颌面头颈学组、影像学组、骨科等8个专业学组。山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引领了山东省数字医学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在实验技术、基础应用研究及临床新技术等方面的数字医学研究水平。

六、社会任职

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具有中国东部人群特色的代谢性疾病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建设;国家科技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科技部(课题负责人)

2016年1月~2018年12月:计算机辅助手术工作站一体机的研发与装备产业化;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科技厅(课题负责人)

2014年9月~2016年9月:计算机辅助手术工作站的研发与装备产业化;青岛市自主创新重大专项;青岛市科技局(课题负责人)

2013年1月~2016年12月:小儿肝脏肿瘤手术治疗临床决策系统开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课题负责人)

2013年1月~2016年12月:NF-KB信号通路在神经母细胞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课题负责人)

2009年1月~2011年12月: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生物学轴在神经母细胞瘤特异性器官转移中的作用和干预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课题负责人)

2005年1月~2007年12月:神经母细胞瘤肿瘤转移机制及转基因干预的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课题负责人)

七、最新成果

率先研发基于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和外科智能显示系统,基于以上核心技术,构建数字化手术室,广泛应用于国内120余家医院并装备于美国芝加哥世界机器人外科创新培训中心。同时,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的基础上,创新研发基于B/S架构的三维医学影像云平台,实现患者二维及三维影像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共享,以及术前个体化精准手术规划。该平台已广泛应用于全国180多家医院。

构建全球最大的人类数字肝脏开放数据库,并结合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对正常肝脏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肝脏体积测算,丰富了Dong’s肝段分型体系,在国际率先提出各年龄段人群标准数字肝脏体积参考范围。

基于猪肝脏超微结构研究,国际首创大动物肝脏祛毒技术及适用于特殊人群及普通大众的系列祛毒猪肝功能健康食品。相关产品技术获中日德英法等12国26项发明专利。目前,国际首创祛毒猪肝系列食品已转化落地,2020年5月起供应全国20余个省市及海军。新冠疫情期间,为武汉援鄂医疗队提供功能健康食品,极大促进相关企业转型升级,有效推进我国功能健康食品产业发展。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和外科智能显示系统应用

于美国芝加哥世界机器人外科创新培训中心

祛毒猪肝相关产品技术获中日德英法等12国26项发明专利

地址: 青岛市宁夏路 308 号 邮编: 266071   © 青岛大学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 ® COPYRIGHT QINGDAO UNIVERSITY